flash加载中..
机构设置 重要通知 禅宗文化 传统武术 名家目录 武僧团 文化传播中心 段位查询 功夫俱乐部 拳法研究会 世界搏击联合会
新闻资讯 文化遗产 团体加盟 训练基地 武术交流 武医养生 书画苑 武术精英 理事查询 会员查询 武医研究院
最新推荐
重要通知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重要通知 > 详细
揭开南少林寺神秘面纱(2)
[更新时间:2010-07-01]   [浏览次数:27751]

揭开南少林寺神秘面纱

                            来源:中国南少林寺拳法研究会

民间传说福建有少林寺,由来已久,有些史籍也有所记述,1915年出版的《少林拳术秘诀》载:“斯时国内有两少林,一在中州,一在闽中”。“中州”少林寺在河南嵩山,世人皆知,而“闽中”少林寺空间在何处?去一直是一个悬案。近世以来,海内外的史学界、武术界、宗教界的专家、学者苦心探求,四处寻觅,因未能找到少林寺遗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1941年,莆田有人声称少林寺在莆田。著名体育史学家唐豪立即派其学生徐树桩(莆田人)到莆田进行调查,结果没有发现莆田有少林寺的证据,唐豪遂发表文章,作出“查无此一少林”,“可见其伪”的结论。及后福建方志专家朱维干教授(莆田人)也对福建少林寺进行过探究,终因未获成果也认为福建没有少林寺。唐豪等学者的结论影响很大,给福建少林寺蒙上一层阴影,因此自40年代以后,福建少林寺的研究便沉寂无声了。后来台湾编订的《体育大辞典》(1984年版),便一口论定:“一般传说所谓福建亦有少林寺,只是误传,实则查无其事。”于是海内外舆论都认为福建无少林寺。
但是,福建之有少林寺,民间仍然广为流传,武侠小说、旧戏剧等有不少描写少林寺的故事。如《火烧福建少林寺》的戏剧,屡演不衰。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有不少影视剧突出描写少林武功。香港影视剧的“功夫戏”,均以少林武功为题材,如《方世玉打擂台》、《胡惠乾下山》等等,特别是香港电影制片公司摄制的《少林寺》,更是轰动海内外。这些以少林武功为题材的影视“功夫戏”,对宣传弘扬少林武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掀起学习少林武术的热潮。一时间,各种类型的武术学校,犹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而嵩山少林更成为旅游的热点,连其周边地区的旅游业也随之火爆起来。
正是在少林武功热潮推动下,沉寂多年福建少林寺的研究,重新引上进心学术界的兴趣。80年代后期,莆田和泉州都组织一批人员开展少林寺研究。1988年,他们都发表发现少林寺的资料或信息,并开始争论。1989年,双方公开发表各自观点的文章,作各自少林寺的舆论。1992年4月,莆田市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西天尾镇林山村的林泉院遗址,即武术界通称的闽中少林寺”。其主要的证据是有一石槽上刻有 “当院僧兵”等字样。但“兵”字是“其”字之讹,该段文字的原意是“当院僧,其永、其津、其合、共造”。即该石槽是三位其字辈僧人共造的。而且,福建省考古队对该遗址的发掘报告,也明确说是“林泉院的考古发挥报告”,可见林泉院并非少林寺。继莆田之后,泉州亦宣称位于东湖畔的“镇国东禅少林寺”是南少林寺,但史志只载泉州有“镇国东禅寺”,无东禅少林寺。其所依据的《丽史》和《西山杂志》均是以言情为主的小说,并不可信。不久,又有人称仙游的“九座寺”有“南少林之誉”,也是南少林寺,但有学者指出,所谓“之誉“,就表明不是少林寺。该寺的僧人与福建其他地方一样,可能有习少林武术的风气,故而谓“之誉”。至今,上述几处的寺院遗址,尚不能找到能够证明其有少林寺存在的确凿证据。
正当福建各地热烈争论南少林寺之际,福清也努力对南少林寺进行探索,并于1963年6月4日在东张镇少林自然村,找到了南少林寺遗址。
现将南少林寺在福清的事实分述如下:
多部史志记载南少林寺在福清
第一,宋朝状元泉州人梁克家,于淳熙九年(1182)纂修的《三山志》卷36在福清县“寺观”类第15页载:“东林院,新宁里。……少林院,同里。旧产钱一百七十七文,曾记二贯三百八十二文,县申三百七十七文。”
第二,明朝进士莆田人黄仲昭编纂,刊行于弘治庚戌年(1499)的《八闽通志》卷75,在福清县“寺观”类第15页载:“方乐寺、东林寺、后塘寺、龙溪寺、招福寺、龙居寺、少林寺、大仵寺(上八寺在新宁里)。”这就更进一步说明少林寺就在福清的新宁里。
第三,明朝叶溥、张孟敬于正德十五年(1520)撰修的《福州府志》卷40在福清县“寺观”类第21页也载:“少林寺……”。
第四,清朝乾隆年间钦定《四库全书》第484卷史部第53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本1989年版),在福清县“寺观”条目中载“东林院,新宁里。……少林院,同里。”
上述史志均明确记载:从宋朝到清初的一千多年岁月中,少林寺都在福清新宁里。
少林寺的具体位置
查文献显示;新宁里在福清西北部地区,古属福清县长东乡,今为东张镇的一部分。福清于唐圣历二年(699)从长乐县东南部划割八乡置万安县,这是福清县的始名,后并为七乡三十六里,其中“长东乡统文兴里、清源里、方兴里、新宁里”(据《八闽通志》)。《福清县志》载“元因之,明正德壬戌年(1442),改乡为隅建制,长东乡分属南上隅和南下隅,新宁里归属南上隅”。民国《福清县志》采访稿载:“明代区划沿用至清末”,清宣统二年(1910)复为新宁里,仍属长东乡。民国初年,改乡为镇制,改里为乡制,把长东乡改为东张镇,把新宁里更名为里坪乡,并划归东张镇管辖,下辖玉林、氵四  洲底、黄坑、道桥、葫芦门、华石、芦岭7个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设玉林、道桥2个乡,属东张镇,现设有南湖、玉林、道桥、少林、芦岭、岭下、溪北、祭山、华石、崔后10个村委会,属东张镇,其中还有一个王坑村,今属一都镇。
新宁里,北以西岭隔与永泰县丰和乡永安里(今一都镇)毗连;东北角与长东乡方兴里(今镜洋镇)接壤;东以薇洋亭与永福乡永寿里(今东张水库淹没区)相邻;南以少溪、小路岭与长东乡清源里为伍;西以拱桥头、太保崎与莆田县广业里(今莆田市大洋乡)交界,面积约65平方公里。这里是戴云山脉的南端,其地质结构,北部为侏罗系南园组火山喷发岩构成,南部为白垩系石帽山群英安质灰熔石构成,地面高山崇岭,岗峦叠嶂,是福清市西北部山区地带。
历代的地图也显示少林寺在福清新宁里。地图是地名的总登记处,它最直观显示出任何一个地名的地理位置。我们看到的多种旧地图,都显示“少林‘两字标在福清新宁里的位置上。查民国二十年(1931)“南洋出版社”出版的《福清县全图》,以及民国三十二年(1943)版《福清县全图》,“少林”均标注在新宁里西北部位置上。196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编绘的《东张》地图,在原少林的从标上标注“肖林“,这是谐音之误,因为福清方言“少林”与“肖林”同音。此外,在少林寺遗址西侧五里仑山坡上,有一座吴氏一世祖坟墓,在其墓碑的正中部刻有“少林高峰吴公之墓”,左上方刻有“乾隆乙卯年(1759)”。此墓距今已300多年了。它是少林地名的历史佐证之一。
上述历代地图,都在新宁里西部的坐标上标明“少林”,印这一点我志记载闽中的南少林寺在福清新宁里是准确无误的。
少林寺座落在东张镇新宁里西北隅的九莲山中。寺址东距东张镇人民政府驻地12.5公里。相对位置;东北距东坑0.6公里;西北0.4公里以太保崎与莆田市为界;南以少林尾抵寨山东南麓;北以堤它山分水与印斗相隔。绝对位置:东径119º9´10’’。北纬25 º44〃7´。寺院四周有石壁山、竹马山、东坑山、尼庵山、驴路山、虎咬马山、寺塘山和弥勒山等九座山头,簇拥成圆形,其状似莲花,统称九莲山。少林寺梵刹建在弥勒山麓,朝东偏南。环山树木参天,秀竹成荫,秀丽的少林溪经寺前蜿蜒向南流注入东张水库。
宋代名人菱记有福清嵩山少林寺
宋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刘克庄(莆田人)著有《后庄先生大全集》,其中卷159中有一篇题为《诚少林、日九座》的墓志铭。文中不但有“嵩山少林”之记载,而且有南少林寺高僧释德诚之行状记述。现抄录该文首段内容如下:
余有方外之友二人也:曰德诚者,福清人,姓郑;曰祖日者,闽县人,姓郑。诚得法于铁鞭韶师,尝住邑之嵩山少林、汀之南安岩,辙(辄)弃去;坐草庵、翁波庵各三载,又弃去;入浙,憩净普(慈)草堂者六年,以宝佑甲寅夏朔日示寂,俗寿五十二,僧腊三十七。
德诚禅师(1203-1254),福清人,他的师父铁鞭韶师,在《福清县志续略》(明末清初如一撰修)中有其行状之记述,即南宋高僧释允韶,字铁鞭,俗姓刘,为现今福清新厝镇棉亭人。他们师徒两人都是福清人,德诚“尝住邑之嵩山少林”,“邑”自然是指福清。刘克庄的记述明确告诉人们,在宋代,福清有嵩山,而且有一座少林寺,也叫嵩山少林寺。德诚禅师是迄今为止见诸宋代文集的福清少林寺高僧。因此,刘克庄《诚少林、日九座》一文,是南少林寺在福清的有力文字佐证。
另外,从宋代至晚明,有许多有关福清嵩山和少林典实的诗文,亦可为证。
福清方志记有嵩山祖塔
福清《黄檗山寺志》卷四“法”类中有第24代际传心然禅师的传略,文中介绍心然禅师“诞康熙戊辰年四月廿四日午时,寂乾隆壬申年三月初四日酉时,世寿六十有五,腊六十一。辛卯年葬嵩山祖塔。《语录》二卷、《幻隐集》一卷行世。”
查《黄檗山寺志》卷五“塔”条目,该寺于崇祯辛巳年在本山建造祖塔,说明黄檗寺与少林寺各有祖塔。那么“嵩山祖塔”显然是指嵩山少林寺僧徒祖师辈墓塔。可知心然禅师原是嵩山少林寺僧人,驻锡黄檗寺任主持,圆寂后归葬“嵩山祖塔”。在佛教界,僧人圆寂,多数归葬原寺院祖塔(或祖山),如黄檗寺隐元禅师东渡扶桑创建日本黄檗寺,成为日本黄檗寺的开山祖师,后来在日本圆寂。而据《黄檗山寺志》卷五“塔”类中记载:“扶桑隐元祖师齿发塔在松隐堂”。说明隐元圆寂后,其弟子将其齿发护送归黄檗祖山并建齿发塔。同样道理,心然禅师是嵩山少林寺僧人,圆寂归“葬嵩山祖塔”就不足为奇了。
宋代南岭宫存有楹联纪嵩山
在少林寺后面有一座巍峨挺拔的山峰,名嵩山。在嵩山西南麓有一座建于北宋元丰三年(1080)的南岭宫,宫门至今尚存一副楹联,曰:
宫向嵩山兴万载
神居南岭佑千家
当地干部群众都异口同声对我们说,宫对面那座高山世代相传都称为嵩山。这座建于北宋的南岭宫,可谓是福清嵩山少林寺的又一历史见证。
除上述文字记载外,福清嵩山少林寺尚有当地大量口碑旁证。福清于1989年进行地名补查,据《地名补查和资料更新成果表》载:“少林村……因村后有一古刹,相传是嵩山少林寺分寺,也名少林寺。吴氏于清初择此而居,村以寺名。”从实地勘查证实,福清嵩山少林寺之山水形胜与河南嵩山少林寺确实十分相像,同时又同是达摩祖师派下的禅宗寺院,说是河南嵩山少林寺的分寺,是名符其实的。
古代《请神簿》为少林寺作证
少林村道士郑某祖上流传下来几本古旧《请神簿》,其中两本毛笔手写体《地头神簿》册子,在册的神只开列有:府、县的城隍仁主明王:古新宁里四至境域的护界神;山岭、沟、岩的力士、尊王;寺院的伽蓝、土地;庙境的六曹官典等诸地头神的名字,少林寺的伽蓝、土地大名也在其中。《地头神簿》载:“功烦五殿符官使者,口含茗香专拜请,拜请本府、县城隍主者……少林寺伽蓝、土地、库司大王……少林尾陈禁忌师公……同降花筵。”
任何的民族文化,无不打上宗教的印记。各式各样的民族信仰以及由此产生的各式各样的风俗习惯,范围广泛地深入到人民生活的各个角落。《请神簿是道士为死者祈禳、超度死亡的鬼魂,解冤洗业醮,设坛做好事时,用来邀请各方有关神祗参加祭会的“花名册”,凭册发出口头“请柬”。
我们在少林村调查时,搜集到多本的《请神簿》,发现所有《请神簿》中,“福清城隍神主”和“少林寺伽蓝”、“土地”、“库司大王”诸神祗均在被请之列。此事十分有趣:福清少林寺已湮没几百年了,可“少林寺伽蓝”、“土地爷”却还活着,他们还守护在少林寺,还在那里潜在地发挥作用,而使世上的人在举行祭祀时必定要邀请他们出席。诚然,这种荒诞迷信是不可取的,但《请神簿》却说明了少林寺存在的历史事实,因为,如果没有少林寺,哪有“少林寺伽蓝”和“土地爷”的神位呢?
《请神簿》还记载昔时的少林寺另有一座殿堂,称伽蓝以及在寺址旁边尚有一座土地庙,其中供奉的神主自然是伽蓝神和土地爷了。
这两位神祗都是少林寺的守护神。此外,《请神簿》中还详细开列新宁里地区的护界神,其镇守的地点排列得十分清楚,如东至薇洋亭观音大士护界明王;西至三角埕、拱桥头护界明王(拱桥西为莆田县界);北至西岭界护界明王;南至少溪、小路岭护界明王。它把古时新宁里的四至界定得明明白白。我们就是依据《请神簿》记述的新宁里四至地点,找到了史籍所记述的古新宁里地区的十大古寺遗址。再者,《请神簿》里还记载少林寺周围的寺庙,诸如五福寺、大仵寺、仁坪寺,以及众多的境、社、庙、宫、堂和这些寺庙宫堂的神祗等等。
总观《请神簿》对古新宁里的境域四至、寺院宫庙、山川地名的记述,是极为详细准确的,均名有其位,许多的寺庙至今尚存,遗址犹在,所记载的山川境域的地名,目前仍然在使用中。这表明《请神簿》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地方文献,对研究地方民俗,历史沿革,以及寺院、宫庙的兴废,都有参考作用。特别是《请神簿》记述福清新宁里少林寺,与史籍记载也完全一致。因此,《请神簿》是南少林寺在福清的又一文字佐证。
此外,少林寺与当地许多地名吻合。在少林寺周围有许多以少林命名的地名,处处体现少林风,如少林村、少林桥、少林路、少林溪、少林洋、少林境、少林庵、少林大丘、少林驴路、少林尾等。这些地名都派生于少林寺,虽非志乘记载,但至今仍在实际使用,为当地群众所熟知,亦足佐证。
遗址更为少林寺的实证
据《续高僧传》载:当年天竺高僧佛陀从西域跋涉东来,看到幽邃的嵩山很像一朵莲花,便有意在“花”中建少林寺。由是选择嵩岳林谷,并带有莲花宝座的佳境建寺院,成了少林禅寺的独特风韵。福清少林寺的遗址亦在“莲花”中,无论其山川地貌、寺院风水和文化内涵都与河南嵩山少林寺相似。
少林寺遗址坐落在少林自然村嵩山分脉之九莲山弥勒峰南麓,北山面溪,朝东偏南。寺东面的五老峰与河南嵩山的五乳峰惟妙惟肖,少林溪的流向亦与北少林寺旁的少阳溪相同。从寺址地形上看,从少林尾经少林石路,过少林桥,进入山门,有九个层次分明的大阶地,寺院依山起势成阶梯式建筑,前后进深180米,主座及两厢附廊宽达68米,建筑面积近20000平方米。寺院建筑群十分浩大,寺内有极为完整的排水系统和用特制的瓦筒安装的供水设施,其四周还筑有防火墙,墙外还有附属建筑物,极为雄伟壮观,是一座高规格的大型禅宗寺院。
在寺院西南角约百米处,有一块占地约800多平方米的马厩,相传系当年和尚圈马之地,至今村民仍称该处为马房。另外,在少林寺南面约300米处有一座小山坡,为当年和尚放马的地方,因马群常遭虎豹伤害,称为虎咬马山坡。
福清少林寺遗址,经国家文物管理局批准,从1995年7月起由福建省和福州市联合组成的考古队进行发掘,出土了大量少林寺文物,充分验证该遗址就是史籍记载的少林寺。
少林寺文物铁证如山
福清少林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遗下大量的文物,诸如遗址中发现“少林院”、“少林”等石刻铭文,以及石桥、石孟、石槽、石碾(药臼)、石碑、石础、石春臼、石磨、石香炉、瓷器、钱币、铜镜,还有和尚墓塔等上千件文物,不胜枚举。现举其大要如下。
第一,地表上的部分文物
1、少林寺僧人修建的路和桥
福清少林寺不仅在遗址里留下丰富的文物,而且在寺址的外围也留下大量的珍贵文物。其中少林寺和尚开辟的四条道路和建造的十几座桥梁,这是一个令人赞叹的文化遗产。研究这些道路和桥梁,对于探索少林寺的历史、经济文化、及其在历史上的影响,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少林寺位于东张西北部的九莲山中,这里群峰耸出,溪流交错,其交通之限难可想而知,但是,少林寺和尚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他们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嵩山峻岭中开辟了四条对外交产通道路。这四条道路以少林寺为起点,沿山峦逶迤而出,四面向外辐射。(一)向东通东张镇,沿途经黄仑坪、氵四         洲底、桥头、溪柄等村,全长12公里;(二)向东南通道桥村,沿途经祭溪、芦岭、石碑等村,全长10公里;(三)向西通莆田县,越五里仑山谷,过拱桥(桥西为莆田县界)以太保崎与莆田毗邻,全长2公里;(四)向北通永泰县,翻石壁岭、经印斗、吴畲坑、善山等村,全长13公里。
以少林寺至东张镇这条道路为例,原石道虽然已被公路所取代,但还保存几段较完整的道路。如从少林桥至少林尾尚存留有300多米的石道称少林路,路面宽0.9-1米,以40×30厘米不等的平面石铺设,路旁以石块彻筑护坡,我们在石道上发现2块残破铺路石牌,有少林寺和尚修造石道的铭文,一块72×40厘米,上刻“僧景军、景起、元深、元智……”等文字,另一块75×40厘米,上刻“景永、元翼、元章三贯”。这些铺路石铭文是少林寺和尚(景字非、元字辈)修造石道的例证,这条道路的其余路段,也断断续续存留着原来的石道,像在桥头村(距少林寺8公里)也保留有一段200多米的石道,我们发现一块50×18厘米的断缺铺路石,石面阴记得有“……拾陆丈”的文字,这是少林寺某和尚花缘舍造石路“拾陆丈”的铭文。当地群众反映,以前这条石道上很多的地面石阴记得有和尚的名字,可异多被群众挖走了。显然,这石道及其铭文,是少林寺和尚修建石路的又一明证。
更重要的是在这条通往东张镇的道路上,少林寺和尚们建造了十几座引人注目的桥梁,这些桥梁依次是:少林桥→少林坑桥(已圯)→泗洲佛桥(因修建山塘被拆毁) →板桥→下板桥→永安桥(又称观音桥) →玉林桥→桥头桥→马洋亭下桥→马洋亭岭桥→犁壁桥(已圯)等。这十余座桥梁结构不同,风格各异,有单孔石板桥、双孔石板桥、舟墩形石桥等,这些石桥在桥梁学上极具研究的价值。如少林桥,距少林寺约400米,为单孔石板桥,桥面用4条长3.9米,宽50-60厘米,厚30厘米的赭色花岗石板架设,东西两桥墩以30×30厘米,长70厘米的石条砌筑,桥墩上部向内侧逐渐倾斜,略呈拱形,结构极为坚固,历千余年仍无变异,最可贵的是,石桥板上队刻有“少林院沙门谨募众缘,舍造下洋石桥一间……”等铭文。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沿途所有的桥梁都留有少林寺和尚造桥的碑文。如马洋亭下桥,该桥西距少林寺9公里,东距东张镇4公里,亦为单孔石板桥,其结构与少林桥相同,原桥面也用4块巨型石板架设,其中两块被村民修建车道时截为两段。在一块长3.46米,宽41厘米,厚26厘米的石板上阴刻着“少林院僧显清舍梁一条,显常一百文”等文字;在另一块被砸断的石桥上刻有“丙午岁次仲冬,月圆、日象缘造”等文字。又如下里坪村的观音桥,距少林寺6公里,该桥原为大型的石拱桥,现被改造为新型公路桥。原石桥板被截断做为桥墩石,我们在新桥的桥墩上,找到三块被截断的原石桥板,在一块长40厘米,宽30厘米的石板上,阴刻有“僧景从一贯□□芦□□林贵……”等文字。另一块长65厘米,宽30厘米的石块上,阴刻有“□□ 舍三贯……”,还有一块刻有□□□□一贯等字。从这些残缺的碑文中不难看出:“僧景从”是少林寺和尚。还可以从上述少林路的碑刻中“僧景军、景起……” 等少林寺和尚的名字中得到印证。而“林贵”则是老百姓,或且是少林寺的弟子、信徒。这清楚表明,这座大型桥梁是少林寺和尚为主发动群众共同建造的。
上述少林寺和尚修建的桥梁道路,是少林寺最具有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文化遗存,研究这些历史文物,具有重要意义。
因为这些桥梁和道路,以铁的事实揭示了南少林寺在福清的历史真谛。另一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的桥梁和道路,至今还在发挥作用,这是少林寺留给后人的宝贵文化遗产。从现有的资料看,少林寺这种大规模“修桥铺路”的壮举,以及石桥、石道上留下如此众多的少林寺铭文,这不但在福清的佛寺史上是找不到的,恐怕在其他地方也是罕见的。可以说,少林寺遗址及其碑刻铭文的发现,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
同时,文物表明,南少林寺在历史上是一座实力雄厚的大禅寺。现在我们比较清楚地看到,林少寺的文化遗存在周围20平方公里的区域里,连续密集分布,上述的众多石桥石道,无疑展示出这一密集文化遗存的图景。显然只有实力雄厚的寺院,才有可能如此大规模地参舆地方的经济(如修桥铺路)活动。而这样大面积的寺院文化遗存,既显示少林寺的强大实力,又表明它在历史上是处于突出地位的大禅寺。因为同一时期,在少林寺周围还有10个佛寺,但却未发现这些佛寺僧有人修桥铺路的遗存。
还必须指出的是,少林寺修建的桥梁、道路,不仅推动了佛文化的传播,而且勾通了福清、莆田、永泰三县的交通,推动了三县的经济、文化交流,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少林寺正扮演了这种角色,因此,其突出地位和历史作用是不能抹煞的。
2、大石盂:少林寺当家和尚月休,于北宋大观四年(1110)为已故的父母及自身捐舍大石盂一口。石盂圆形,赭角花岗岩凿就,高60厘米,盂面径长85厘米,中心雕凿楼空,盂内深32厘米,盂底部一侧凿有一直径3厘米的排水孔。在15厘米宽的圆周口沿上,雕刻有:“少林当山僧月休为考妣及自身舍石盂一口,大观四年十二月题”的铭文。这是一件有明确地名、物主、物名、年号的历史文物,是南少林寺在福清的重要物证。
3、石药臼:原来遗址上有四件石药臼,其中两件被农民破解垫墙基目前尚存两件。
一号石药臼:元宝状,赭色花岗岩细加工而成。药臼上面长1.26米,宽36厘米,臼槽面中心凿一长条沟成V形,沟中部深12厘米,两头渐浅,臼槽中部两侧中间凿有一长6×4厘米的方形小孔,孔深孔深6厘米,槽体(残部)部32厘米,估计原高度应有50-60厘米。药臼一侧阴刻有:“住山祖僧□□庆元已卯   道□”,“庆元”是南宋宁宗年号,乙卯年是1195年,另一头刻:“弟子郑□□宗林八娘□□一贯□足□”等铭文。
二号石药臼:元宝关,白色花岗岩细加工而成。药臼弃放在少林洋下洋田边砌田埂,完好无损。药臼上面长107厘米,中宽35厘米,两头各宽30厘米,高45厘米,底长55厘米。石臼中间也凿成一“V”形长沟槽,其状似舟,沟槽面宽8厘米,中深12厘米,两头渐浅,沟面向下逐渐窄小,两侧平滑。
从上述两具石药白的铭文已使用的程度来分析,表明福清少林寺僧人精通医术,并能够炼制药品,医病治伤。
4、石础:遗址里遗留大量石础,虽然许多石础被村民破解建房、建猪舍用,但我们还是搜集到236块。其石质有绿豆色花岗岩、青灰色花岗岩、白色花岗岩、赭色花岗岩等颜色。石础的造型有八角形、莲花形、圆柱形、四方形、圆盘形、束腰形、鼓形、瓜瓣形、磨心形等20多种形式。石础的型号有三十多种,大的直径达70-80厘米,小的也在25-30厘米,高度有的达90厘米以上。遗址时还存留很多石磨、石春臼、石称砣,除被村民支解垫房基外,现遗留有石磨8副,石春臼7件,石称砣5件。遗址残存如此大量的石础、石磨臼、石称砣,可知当年少林寺规模之大,僧众之多,佛寺之兴盛。
5、少林墓塔
福清少林寺历史悠久,遗留很多和尚墓塔,散落在遗址附近的密林野岭之中。由于寺院毁圯,大多数墓塔被村民开山种果控掉,残存几座也被盗墓者毁坏,遗物荡然无存。我们察看了四座残余少林和尚墓和一座少林尼姑墓,粗略介绍两座如次。
和尚墓一:墓葬坐落在遗址西侧约500米的五里仑山腰,坐北向南。墓室用各种型制的墓砖,纵向错缝砌筑,顶成拱券形,壁外筑垫层草木灰以防潮湿,拱券顶筑垫一米厚的夯土层,上边再铺一层弧形砖。据当地群众反映,原来墓顶有一葫芦形小石塔。该墓塔遭多交盗掘,破坏严重,墓内空无一物。有专家认为,这是一座典型的宋代十方丛林墓塔。
少林尼姑墓:在少林寺对面尼庵底山坳里有三座尼姑庵,称少林三尼庵。附近石佛仑山腰有一座尼姑庵,坐南朝北。该墓多资被盗掘,墓圹暴露。圹室的结构与和尚墓迥异,两边墓壁各有四个安放骨灰缺罐的壁龛。据群众反映,二十多年前盗墓者进入墓圹,盗走花瓶、花盘、铜香炉、铜烛座等文物,并见到两边壁龛安置许多骨灰罐。
此外,省市考古队在遗址第八阶地西北角揭露一座巨型的墓塔,从墓砖的性质可断定是北宋早期的和尚墓。该墓构筑极有特色,系用特制的各种形状的墓砖筑而成。从墓室中存放舍利的特点看,这个墓塔很可能就是《黄檗山寺志》里所载的少林寺“嵩山祖塔”。少林寺周围众多的和尚墓塔,从一个侧面反映,南少林寺确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禅宗大佛寺。
6、少林古窑址。少林寺九莲山周围有五座宋代古窑址,如石佛仑古窑、弥勒山古窑、竹猫园古窑、东坑古窑和黄仑田古窑。从这些窑址里收集的残存砖瓦的碎片看,与寺址里的砖瓦是一样的,可知这几处古窑均是当年少林寺僧人为创建少林寺而设的,是专门烧制建筑材料用的砖瓦窑。古窑址与寺址的直线距离约在500至1000米之间。这种就近分散寺院运送建筑材料。少林寺僧人建设上述五处古窑,充分表明当年少林寺九莲山可供支配的资源相当充足,也反映该寺院拥有充裕的经济条伞兵部队和众多的劳力。
第二、发掘出土的部分文物
福清少林寺遗址从1995年7月至现在(目前仍在继续发掘中)进行两期发掘,揭露遗址面积6400平方米,出土大量文物,取得世大的考古成果。
1、遗址体现禅宗丛林。出土文物显示,该寺院的性质是一座大型的禅宗丛林,其建筑面积至少在2万平方米左右,是一个比较高等级的古代寺院建筑群。
2、大量文物书写有少林寺文字。遗址出土数百件瓷器,从北宋至清代前期,历代各地著名盗窃的产品都有,如江西景德镇、吉州的花瓶、瓷碗、瓷盘,浙江龙泉的瓷器,福建南平茶洋、莆田庄边、德化以及福清东张石坑等名窑的各种瓷器,品种繁多。瓷器有盆、罐、瓮、缸等。最突出的是20余件瓷器上墨写有“少林”的文字。其中有“少林院用”1件,“少林”7件,“少林天王”2件,“少林会司”2件。现介绍几件如次:青绿釉瓷盘外底墨写“少林”(2件),青釉碗底墨写“少林”。碗外圈还写有“常住”二字(1件),青  碗底墨写“少林”,其底部有印花图案(1件),青釉碗底墨写“少林”(1件),青釉茶碗底部墨写“少林”(1件),青釉碗外。墨写“少林会司”,其碗内有印花图案(2件),青白釉碗底墨写“少林”(1件)。还有多个碗底墨写有少林“板头”、“天王”、“龙兴”、“黄□”、“中元”、“堂□”、“戊午”、“甲午”等文字。专家们认为,如此集中出土书写有“少林”文字的瓷器实属罕见,这是南少林寺在福清的又一铁证。
3、遗址出土300余枚历朝钱币,其中有唐代“开元通宝”铁钱,宋代以至清代“雍正通宝”等历代钱币。这些钱币对研究少林寺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遗址文化堆积丰厚,其中现已揭露的墙基有四层清晰的重叠,表明南少林寺在历史上曾经进行过多次重建。从地层堆积分析,目前发掘至第四层出土的文物可知其年代为北宋时期。在第四层下面尚有堆积物,应为北宋更早期的遗迹,而其晚期则延到清初,这从现已揭露的第一层出土文物中可以证实。这种文化堆积对探讨南少林寺的历鸣和变迁兴废,都具有研究意义。
产林寺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考古队已写出初步的考古发掘报告,本文仅仅略举其中几件而已,从中可聊见其文物丰富之一斑。
专家学者肯定福清南少林寺
1996年11月15日,福清举行南少林寺遗址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报告会,国内外专家、学者、宗教界、武术界,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和日本华侨,省、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新闻界人士共120多人参加。与会的专家学者亲临南少林寺遗址进行现场考察,对考古发掘的成果,进行严密的论证,一致充分肯定少林村的寺院遗址就是史籍所记载的南少林寺。
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现任国家文物考古专家组组长黄景略带领专家祖专程到少林寺遗址考察,详细检查少林寺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并在座谈会上发表谈话,他说:“我来福建之前,听说福建有些地方的少林寺遗址是假的,福清的少林寺是真的。这次在实地考察,福清的少林寺确实是真的,因为经过我们考古队的考古发掘,证实是真的”。这是极有权威性的说法,可是说是为南少林寺在福清做了肯定的结论。黄景略等专家还对重建少林寺,以及保护遗址等工作提出许多宝贵的建议。
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国家文物签定委员会副主任鸣树青对少林寺遗址及出土文物进行鉴定后兴奋的说;“史志资料,地名和考古发掘的材料证明,福清少林寺是南少林寺这是确凿无疑的。并挥毫作诗二道赠给福清少林寺文物馆。”
其一
宗派渊源有正传,经声号佛想当年。
石梁殿瓦依然在,老我来瞻佛祖庵。
其二
旧志图经识少林,眼前古迹已载堪寻。]
崆山一脉连峰起,遗物摩沙证道心,。
国际武术联合会秘书长、中国武术协会主席张耀庭教授在考察少林寺遗址时说:“这里是福清崇山少林寺,世称南少林寺,是有足够的依据的。少林桥石板上的刻字,比什么证据都有力,这是一个铁证,任何人都推翻不了的。我认为民间传说、史籍记载和科学考证,南北少林寺都在崆山交会。”
省、市人民政府肯定南少林寺在福清
福清发现南少林寺遗址后,省、厅有关部门的领导极为关注,并给予很大的支持。原福建省省长习近平还作了批示:“一定要把少林寺工作做好。”省、厅文物事业管理局、省、市宗教事务局、省、市博物馆等部门都先后派专家到福清少林寺遗址进行考察专家们对福清少林寺遗址都予以充分肯定。
1994年11月2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正式发文给福州市人民政府,其文日:“经研究,我局原则同意在福清市东张镇少林自然村原少林寺遗址重建福清少林寺。”11月19日,福州市人民政府亦发文给福清市人民政府,其文日:“根据省宗教局的批复精神,同意你市在东张镇少林自然村原少林寺遗址重建福清少林寺。”省、市人民政府的批文,都明确指明,福清东张少林自然村的寺院遗址是原少林寺遗址,这无疑是肯定南少林寺在福清。而福建省其他地方,不可能有“原少林寺遗址”的政府批文。/
结  束  语
福清发现的少林寺遗址,史册记载之多,遗址规模之宏伟,遗迹结构之完整,遗物分布之广泛丰富,以及所显示的文化内涵与河南高山少林寺之相似,在福建都是仅见的。特别是经过省、市考古队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无论在史证和物证两方面,都得到科学的验证,无可置疑是名副其实的少林寺遗址。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中国南北两个少林寺是历史的事实,我们也有理由认为,中国南北两个少林寺是历鸣的事实,我们也有理由认为南少林寺在福清。正如福清市委书记宋克宁所说的,现在,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已经查明,实有其事。南少林寺在福清,寺址在东张镇
少林自然村。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中国南少林寺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南少林寺地址:福建省福清市东张镇少林村  联系人:施恭辉  电话:18950271668 闽ICP备09002214号 技术支持:帝融科技 后台管理